点击蓝字,关注青少年健康
2023年春季开学
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资料图)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为切实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提醒各学校应做好以下工作:
开学前严格完成食品安全自查
1.从业人员返岗排查。食堂所有从业人员按照规定进行上岗前的健康监测,并持有健康证明。
2.场所环境清洁消毒检查。对加工操作间、就餐场所、仓库、卫生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杀,保持经营场所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加强食堂的防鼠防蝇防虫防尘管理,备齐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
3.食品原料管理检查。对上学期留存的食品原料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销毁超过保质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原料。对新学期采购的食品原料严格把关,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相关制度要求。
4.饮用水管理检查。新学期,要对饮水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后方能使用,开学前做好饮用水的水质检测。
开学后重视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01
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落实晨检制度,对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人员及时登记、报告,确保从业人员不带病上岗。
02
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每餐后对食品加工设施设备、餐用具及加工区域、就餐区域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消毒。饮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并做好餐饮具的防护措施,防止受到二次污染。
03
严格食材查验和使用
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禁止采购使用未按规定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肉及其制品,严控冷链食材采购,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各类食品应按照标注的贮存条件分类分区存放,过期、霉烂、变质食品及时清理。
04
严格烧熟煮透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工操作,确保热食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严格做到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防止食物的交叉污染。
05
严格食品贮存管理
加工后的成品与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避免生熟、荤素交叉污染;熟制后需要冷藏的,将食品的中心温度降至8℃并冷藏保存,其食用时限为烧熟后24小时;再加热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散装食品使用密闭容器盛装,并在容器外加贴标签,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地址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食品还需离地离墙存放。
06
严格备餐管理
备餐前,对备餐间进行空气消毒,并尽量缩短备餐时间,同时做好成品的有效防护工作,确保不产生交叉污染,食品不超时食用。
07
严格留样管理
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应留样,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并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存放48小时以上。每品种的留样量应不少于125g。
08
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或检修
定期对学校食堂内的视频监控、冷冻冷藏、消毒保洁、“三防”等设备设施进行维护或检修,确保正常运转。
注重食育,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
1.合理膳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光顾路边摊,少吃油炸、烧烤食物。不暴饮暴食,不食用不熟悉的食物。讲究个人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
2.推动“爱惜粮食”、“光盘行动”等文明理念进入校园。养成爱惜粮食的生活方式,要深入推进文明餐桌、公筷公勺的健康就餐习惯。
3.加强新冠病毒、诺如病毒防控。每日做好师生和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和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
Copyright 2015-2023 印度供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