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内容页

一枝“黄梅”绽新芽

来源:黄冈日报 发布日期: 2023-06-24 09:27:54

6月22日中午12时许,距离晚上七点半的表演不到7小时,王美换上演出服,走上黄梅戏大剧院的舞台,开始黄梅戏《大乔与小乔·哭战袍》的最后一次彩排。前一秒还朝气蓬勃地对导演说:“我OK啦!”后一秒音乐响起,便化身大乔捧起战袍失声痛哭。

在舞台上,她是《天仙配》中的七女,是《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是《桃花开了》中的桃花;在舞台下,她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大二学生,是黄冈艺术学校的青年教师,是热爱黄梅戏又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青年演员王美。


【资料图】

黄梅,黄梅,还是黄梅

今年25岁的王美出生于黄梅戏世家,家里爸爸和小姨都是黄梅戏演员。从小起,父亲在台上演出,王美就在台下观看。看着台上英姿飒爽的父亲,一颗学黄梅戏的种子在王美心中渐渐发芽。

初学黄梅戏时,王美才11岁。经过4年专业学习,2013年毕业后,王美回到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工作。也在当年,王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角色——《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

一个15岁的小女生,第一次上台就要扮演百岁挂帅的佘太君。“角色年龄跨度大,还是历史人物,压力特别大,多亏了当时的徐记柱老师每天耐心指导。”王美感叹道。

王美口中的徐记柱老师是黄梅县黄梅戏剧院的一名国家一级演员,也是王美的启蒙老师。在排演《杨门女将》期间,徐老师每天抽空给王美进行唱腔指导。经过2个月的练习,王美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在首演当晚收获了一片掌声。

受到徐记柱老师悉心的教导和敬业精神的感染,王美愈发坚定了要在黄梅戏传承事业上继续前进的决心。

作为一个黄梅人,王美从学习黄梅戏到传承黄梅戏。黄梅,黄梅,还是黄梅。王美把“黄梅”二字烙成了自己人生履历里的关键词。

“永远做一个‘黄梅戏’人”

2012年在“首届黄梅戏广播大赛”中荣获优秀演员奖。

2013年荣获全国第十七届“中国戏曲小梅花”大赛地方戏专业组金奖、第十届“安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

2017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盛世黄梅”青年黄梅戏演员大赛中荣获金奖。

2020年,被借调出演我市原创抗疫题材黄梅戏《疫·春》中胡宁湘一角,凭借出色的表演,考取黄冈艺术学校担任青年教师。

……

优异的成绩不仅没有成为王美懈怠的借口,反而成为她在黄梅戏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2021年,王美凭借着全国第五的优异成绩考上中国戏曲学院的戏曲导演专业。

谈及接下来的规划,王美介绍道:“7月中旬学校开始放假,我会回来参与元宇宙新视听黄梅戏《七夕传奇》的排演。《七夕传奇》是我国首次将元宇宙新视听技术融入黄梅戏表演,拟定8月在黄梅戏大剧院首演,希望到时候能给大家带来全新的黄梅戏体验。”

演员有信仰,作品才有价值。无论角色大小,都要演出灵魂。“黄梅戏前辈们留下了无尽的艺术财富,我们年轻演员作为黄梅戏的‘新芽’,更要坚定信念将这些宝贵的艺术财富传承下去,让黄梅戏绽放出更多的‘新芽’。”王美坚定地说:“黄梅县是我的家乡,是黄梅戏的发源地,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有黄梅戏的气息,这里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流淌着黄梅戏的血液。无论今后如何,我都将扎根这片艺术沃土,永远做一个‘黄梅戏’人。”

(责编:汪泽滋)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供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