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内容页

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共创网络文明好生态

来源:千龙网 发布日期: 2023-08-07 17:04:40


(相关资料图)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三人成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然放在当下,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各类信息真假难辨,故如何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共创网络文明生态引人深思。

谣言止于智者。所谓谣言无论怎样精心包装,终有不攻自破的一天,李鬼终不是李逵。譬如有流言:海水里都是盐,寄生虫活不了,于是就有了生吃海水鱼不必担心寄生虫问题。但实际上,海鱼身上一样可能有寄生虫,虽然比河鲜少,但也还有不少,不仅有常见的蛔虫,还有海洋特色的异尖线虫,一旦食用亦会引起上吐下泻、出血炎症等一系列急性症状。诸如此类,由于信息不对称、传播过程中放大、人们理解上的偏差等外因影响,造成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现象时有发生。官方辟谣需要深入调查,拥有强大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恰在此时,谣言疯狂肆虐,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识别能力,不转发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二传手”。

法律法规是网络环境的保护伞。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依规管网治网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我国法律关于网络谣言的责任,根据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责任和刑事责任。例如:2023年5月,湖南张某某为博取关注,在某网站平台编造发布“5月18日怀化大雨,淹死了3人”的谣言信息,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张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并罚款的处罚;同时,对未充分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相关网站平台及法人分别处以行政罚款的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一言一行需谨慎,制谣传谣绝不仅仅是封号、删文、道歉等简单惩处,传播网络谣言入刑是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设立的法律高压线,给网络行为划上的一道“硬杠”,使广大网民对法律心存敬畏,让法律法规成为保护网络文明生态环境的牢固屏障。

众人拾柴火焰高。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一种公共行动,携手抵制网络谣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个人素养,依法文明理性使用网络,提高网络甄别力,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到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轻信不转发。同时,网络平台发挥好网络信息监管作用,通过技术创新、互动开放、连接多元主体,助力网络生态协同共治。多措并举共创网络文明好生态。(李明明)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供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